喜歡電影和旅遊嗎? 來一起玩吧!

Saturday, March 15, 2008

關注.憐憫.施捨

剛在挑電視節目時有感:

本在看Discovery 的Human Stories, 是Evan Mcgregor 探訪愛滋病孤兒的docu,往往來來又轉到娛樂台看活得很滋味,看Priscilla 在上海玩. 剛想轉定的時候,突然心血來潮:可以選擇的時候,一定挑吃喝玩樂而放棄一些嚴肅但應該更值得看的題材. 這樣很不對. 以名人宣傳也是想招徠更廣泛的關注.

從我長大開始,整個社會都沒有一種"關注" 教育,起碼作為一個在香港上學20年又極少缺課的學生,我沒有感受到"關注"的重要性. 從我小時候開始,社會的主義是"享樂"是"奢華",電視的旅遊節目不知何時開始從"環宇風情" 變為純粹的吃喝玩樂,"最緊要開心",但這到底是否正常?

吃喝玩樂沒有什麼不對,我也愛吃愛玩,問題是,得找個平衡. 學會關注其他的東西很重要,我覺得. 對"天水圍",傳媒和市民的態度是"標籤","標籤"這是個悲情城市. 有企業會在天水圍舉行招聘會,也只是嘩眾取寵式的宣傳技倆. 要關心,是否應該關心所有的低收入區域? 深水土步 沒有窮人嗎? 至少天水圍的新區沒有板間房吧? 大眾標籤了天水圍是悲情,對那兒勤奮工作的人並不公平,同時也給與沒有良心的懶惰人天大的藉口去耍懶惰.

憐憫與施捨的分別也很重要. 香港人只懂得施捨不懂得憐憫. 每年的什麼饑饉30,大家說捱30小時的餓,有多少人事後真的學會珍惜食物珍惜資源? 有沒有採購公平貿易的貨品? 捱完了立即狂吃大餐的倒不少. 到饑饉30的有多少人感受了捱餓的感覺會懂得捱餓的心情? 兩者分別很大呀. 你生理上捱餓30小時,之後就可以狂吃大餐;人家想的是"下一餐到底係幾時". 那些到場歌手呼籲兩句然後就唱歌表演,可以發出的信息又有多少?

我們施捨的心態是: 我富足, 我有多於足夠的, 我好心俾d 你. 係" 我好心", 那個"我" 是高高在上的. 傳媒的慈善活動不是把那些籌款總理捧得高高在上的嗎? 那些藝員卑躬屈膝做豬做狗然後求那些總理捐個錢,和街頭賣藝沒有分別. 我不輕視街頭賣藝,但那即是"買賣" 而非"慈善". 真心做慈善為什麼要人家吞滾油? 為什麼不自動自覺捐錢?

那些慈善節目說香港人樂善好施,但很多樂善好施的人背後的理念是"積德積福",為的是"自己"而不是別人. 你看放生動物就是一個好例子. 人們放生動物為自己積福,卻沒有為動物考慮到放生以後後是否能適應新的環境生存下去,因為他們自覺已完成責任,自己積福了,動物的福澤不在考慮之列.

我們不懂得關注和憐憫,沒有理解到天冷時能蓋被保暖隨時有熱水洗澡已是天大的福氣. 一味想到盡情吃喝盡情玩樂. 有時候,我覺得自己真的非常可悲.

No comments: